医药学基础实验

作者: 时间:2014-09-01 点击数: 来源:  

《医药学基础实验》实验

 

实验课程名称

  医药学基础

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分

1

开设实验项目数

11

其中:必修(6)个,选修(5

课程总学时

32

实验总学时

32

先修课程

医药学基础实验

适用专业

制药工程

实验教学目标(通过开设本实验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和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为学习药理学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熟悉机能实验动物手术常用器械,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学会用实验方法观察正常、疾病和药物作用下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实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并掌握的有关内容):

通过观察标本和模型,并密切结合活体熟悉各部的表面解剖,学会画出必要的简图,能进行分析、综合,写出实习报告和小结,达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与技术。了解常用实验动物,认识常用手术器械及其用途。

学会用实验方法观察正常、疾病和药物作用下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掌握用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系统、无创血压计和自主活动记录仪等在机能学实验中的操作方法。

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是否为必修

1

组织学实验

5

验证

上皮组织、肌组织、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2

内脏学实验

5

验证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3

脉管学、神经系统实验

5

验证

心脏、动脉、静脉、脑和脑神经、脊髓和脊神经

4

动物实验操作基本技术

呼吸运动的调节

5

验证

小鼠称重、抓取、标记、腹腔注射、灌胃、各系统的大体解剖取材。

家兔抓取、称重、麻醉、颈部手术解剖和气管插管。

观察影响呼吸运动的因素,描记其呼吸曲线。

5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5

验证

以动脉血压为指标,观察整体情况下一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6

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5

验证

家兔失血性模型的建立及观察家兔的生命体征

 

7

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的建立

5

验证

急性心功能不全模型的建立及观察家兔生命体征;蛋白定性试验;肺系数

8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5

验证

测定动物的红细胞对低渗性溶液的脆性

9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5

验证

观察钙离子和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增加对血液凝固机制的理解。

 

10

设计实验

5

设计

小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模型的建立及常用药物的治疗。

11

操作考试

2

验证

小鼠抓取、灌胃、采血、腹腔注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动脉插管等

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包含人体形态与结构、机体主要系统的机能与代谢实验、基本病理变化实验。克服实验内容相互脱节、操作训练不连贯、实验资源浪费,进行学科间内容的有机衔接。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集中-开放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 考试 与考核、实验室开放和课外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操作考试50%

实验报告50%

    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       邱丽颖. 医药学基础实验教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2]       高兴亚. 机能实验学[M]. 科学出版社, 2010.

[3]       李伊为. 人体形态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大纲撰写人:高越颖

                                                              大纲审核人: 马鑫

注:

实验类型中填写综合、设计、验证、演示,分别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156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8219,85327353

服务邮箱:sjzx@jiangnan.edu.cn